曾经的物业,居民无力吐槽
曾经,洁莲社区跟别的老旧小区无异,低廉的物业费享受到的服务也是打折的,居民对此无力吐槽。
“小区共享单车成灾,楼道门口横七竖八都是,路都走不过去;有的索性直接扔在绿化带里,压坏了草坪和树木,都没人管的。”刘建伟阿姨说,“半个月前,我们小区就是这个样子。”
“小区垃圾乱堆。我们这里是采荷小学的学区房,房子轮转得快,装修也很频繁,运下来的垃圾经常没人清理,堆个五六天是经常的事,看起来脏兮兮的。”陈女士说。
金阿姨也加入进来吐槽:“哎哟,你真当是没来看过,以前我们楼道里自动车、电瓶车堆满的,都没人来管。单元门口上贴满各种广告单,没人管随便贴;绿化也像癞子一样,这里缺一块、那里矮一丛。”
说起曾经的物业,居民们有说不完的槽点。
3
准物业相互扯皮
一个小区最多有七八家公司服务
对曾经的物业服务,洁莲社区的书记张彪最有感觉。
之前的小区服务,它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准物业”。这是杭州市老旧小区的统一物业服务模式,从2009年开始实施,钱由居民自己掏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结合。洁莲社区之前的物业就是这个模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小区各种服务由不同公司来做,很散。
“比如准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的楼道保洁和基础设施简单维修;小区里的街巷由街道统一打包打扫;绿化由一家公司做;保安又是社区等出面招聘的……”张彪说,一个小区由四五家公司来服务,多的社区有七八家公司服务。
这么一来,踢皮球的事情接踵而来:天上有个垃圾袋在飞,扫道路的祈祷它不要掉在路上,最后落到了绿化带里;负责绿化的公司说,我只管植物,下面的垃圾我不负责;单元门上贴广告,扫楼道的说这不是我的范围,扫道路的说我的界限是到门边,门不是我的,最后的结果是单元门牛皮癣漫天。
“扯皮还不说。因为这些公司都不大,专业水平低,为了缩减成本,人员配备不足,最后的服务可想而知了。”张彪说,人根本叫不动。
这可能是很多老旧小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4
大物业入驻规模带来大流量效应
那采荷街道目前的三个小区是如何做到改变的?
采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展说:“我们从今年初谋划金牌管家大物业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来由各个小公司分割服务的内容全部统一打包给了一家金牌物业,包括小区的楼道路面保洁、保安、工程维修、绿化等等,全部交给宋都物业来做,服务内容与商品房无异。
但0.15元的物业费加政府补贴,撑得起这样的服务吗?这确实是摆在街道和物业公司面前的难题。
采荷街道算过账,街道共有36个老旧小区,算上政府补贴和居民交的物业费,总费用大约3000万元,与物业公司实际测算的3700万成本存在700万元差距。这个缺口谁来填?当时街道找了很多品牌物业,都没人愿意来接盘,因为这笔生意可能要亏钱。
后来街道又出了一计。允许新物业通过停车费、社区公共广告位、社区配套用房运营等方式来平衡资金。“我把36个小区全部打包给一到两家物业公司,类似小区道闸、公共广告位就有了流量效应,不再是孤单的存在了,他们可以整合一切资源。”周展说,“况且打包给一家物业公司,它的人员可调配,成本也会下降不少。”
5
明年更多小区享受到这项服务
其实更长远的效应在未来。当一个物业公司承包了周边几十个小区的服务,它就有了庞大的流量和用户,如果能将这个大平台运营好,可以接入的端口就不仅仅是物业服务这一项了,它能做的事情是海量的,居家养老、健康、教育等等。
正是在这样的设想下,采荷街道和宋都物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按原物业费“一分不增、一分不减”的原则,由宋都物业对街道36个老旧小区进行“金牌管家大物业”服务。
11月中旬,宋都物业率先入驻红菱、洁莲和江汀三个社区。这便有了开头中大奖的说法,居民说:“大物业来了,就像光棍汉娶了个媳妇,一下子把家拾掇得干净整洁了。”
2020年1月,“金牌管家大物业”模式将在整个采荷街道推广,打造老旧小区物业改革的杭州样板。也就是说,明年将有更多的小区享受到低物业费带来的超值服务。
潍坊物业公司|潍坊保洁公司|潍坊万和物业协助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