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的股价表现大多不错。绿城服务上市至今,股价从1.99港元上涨到昨天收盘的7.13港元,上涨了258%;南都物业去年上市,发行价16.25元,昨天收盘价24.71元,上涨了52%;滨江服务3月15日上市,发售价6.96港元,昨日收盘价7.3港元,涨幅近5%。上市也制造了明显的财富效应,诞生了众多的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不少物业公司的市值,甚至超过了房地产公司的市值。截至3月20日收盘,绿城中国总市值145亿元,而绿城服务总市值达198亿元。
财富效应导致物业上市潮的到来。远洋和德信旗下的物业公司主动从新三板退市,最近保利物业也声称将停止在新三板挂牌,业内认为,他们的目标都是奔赴主板或港股。
已经上市的物业公司为了市值,需要扩大规模和增加利润。滨江服务上市当天,就表示接下来计划通过收并购、关联方支持和通过第三方物业获取新服务的模式达到有效扩张。而想要上市的物业企业,同样要把规模和利润做上去,满足上市条件。
杭州市场的争夺者也越来越多。金科地产旗下的金科物业,目前在杭州陆续进驻了上尚庭、阅城公寓等项目,并正在积极竞聘位于萧山的中铁建青秀城。而今年4月,碧桂园服务将进驻城北的桦枫居小区。
品牌物业能带来房价升值
业主愿意接受物业费涨价
对于业主来说,引入品牌物业意味着物业费的上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意识到品牌物业能提升小区品质,并最终带来房价或租金的提升。比如绿城物业接下城中村骆家庄后,从改造到进驻,短短一年时间,不少房子租金涨幅超过50%,几乎持平周边商品房小区。
在很多小区的业主群里,对现状不满的业主会提议更换物业,“要是换成品牌物业,二手房每平方米最起码能多卖3000元。”
协安紫郡的一位业主表示,相比原来2元多/㎡/月的物业费,中标物业换成龙湖或绿城后预计会直接上涨1元,但是业主们受够了老物业的低劣服务,宁愿涨价也要提升服务品质。
下沙伊萨卡国际城的业主小陈说,伊萨卡的物业管理是老大难问题,业主跟物业公司纠纷不断,小区里群租横行,虽然以前物业费只要1元/m2/月,但居住体验真的很差。现在换成了龙湖物业,虽然物业费涨到2.6元/m2/月,但至少管理面貌整洁了不少,多花钱还是值得的。
不过,大多数品牌物业接手的楼盘,主要是2000年以后建成的商品房小区。也有一些物业公司错位竞争,如杭州品尚物业。该公司老总焦德尚说:“老城西一带我们有很多服务项目,如香樟公寓、沁雅花园、山水人家、春天花园等。老的多层小区涨物业费比较难,品牌物业公司对财务利润有严格要求,不愿意接,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发展空间。”
潍坊物业公司|潍坊保洁公司|潍坊万和物业协助编制
|